大功率调频多工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工作频率、通带带宽、额定功率、端口驻波比(或反射损耗)、插入损耗和带外衰减、端口隔离度、温度系数、满功率温升等。
(1)工作频率和通带带宽
调频多工器的工作频率要求在87~108MHz范围内全频段可调,频率调整过程中要求不能更换多工器的零部件。
关于调频多工器的通带带宽,对于模拟频点,要求带宽不小于200kHz;对于数字音频广播(CDR)频点,多工器应满足模式1、模式2、模式9、模式10等不同的发射机工作模式,通带带宽不小于500kHz。
(2)额定功率
大功率调频多工器的单路输入功率一般为5~10kW。由于大功率调频多工器的额定功率大,发射频率数量多,一般应用在国家或升级的台站,使用方对大功率调频多工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大功率调频多工器一般都要求输入端和输出端至少预留50%~100%的功率容量冗余。
大功率调频多工器一般采用桥式(或称定阻抗型)结构,其原理决定了窄带端口的输入功率会被3dB耦合器一分为二,每个带通滤波器仅需承受一半的输入功率,相比星型结构,桥式结构的调频多工器具有更大的功率容量。
(3)端口驻波比
端口驻波比(或反射损耗)表征多工器输入端口的匹配程度,驻波比指标越低,表明端口匹配程度越好。一般情况下,调频多工器的端口驻波比要求小于1.10,即反射损耗大于26.5dB。而对于大功率调频多工器来说,对端口驻波比的要求会更高,一般要求小于1.08,即反射损耗大于28.5dB。
端口隔离度
端口隔离度表征多工器各输入端口间相互影响的程度,隔离度越大,各端口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越小。对于10kW功率等级调频多工器而言,一般要求端口间隔离度不小于40dB,各端口之间的影响程度不超过万分之一。
温度系数
温度系数表征多工器在自身温度或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其谐振频率的变动程度,温度系数的值越小,表明多工器的温度稳定性越高。对于10kW等级的调频多工器,要求其温度系数在±1kHz范围内。当温度变化在20℃时,多工器工作频率的变化不超过20kHz
满功率温升
大功率调频多工器在满功率工作时,其表面温度的温升不应超过20℃。
电力电缆储存的注意事项
1、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电缆或装有电缆的电缆盘,特别是在较低温度时 (一般为5℃左右及以下),扔、摔电缆将有可能导致绝缘、护套开裂。
2、尽可能避免在露天以方式存放电缆,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3、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要用合适方法加以固定,防止互相碰撞或翻倒,以防止机械损伤电缆。
4、电缆严禁与酸、碱及矿物油类接触,要与这些有腐蚀性的物质隔离存放。贮存电缆的库房内不得有破坏绝缘及腐蚀金属的有害气体存在。
5、电缆在保管期间,应定期滚动 (夏季3个月一次,其他季节可酌情延期)。滚动时,将向下存放盘边滚翻朝上,以免底面受潮腐烂。存放时要经常注意电缆 损。
6、电缆贮存期限以产品出厂期为限,一般不宜超过一年半,长不超过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