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线基本特性
馈线的基本特性通常用它的一次分布参数和二次分布参数表示。一次分布参数系指馈线单位长度的分布电阻R、电感L、漏电导G和电容线的特性阻抗Z、衰减常数β、相移常数α和传输常数γ等。其中:
●当R>>ωL、G>>ωC时为低频传输线,分布电感、电容可忽略;
●当R<<ωL、G<<ωC时为高频传输线,线路电阻可忽略,近似无耗;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为其上传输高频信号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是直流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直流阻抗),特性阻抗与馈线的分布电阻R、电容C组合后的综合值有关,是由诸如导体尺寸、导体间的距离以及电缆绝缘材料特性等物理参数决定的。特性阻抗的测量单位为欧,测量特线的另一端用特性阻抗的等值电阻终接,但其测量结果会跟输入信号的频率有关。在高频段频率不断提高时,特性阻抗会渐近于固定值。例或75Ω。所以,一般要求馈线其特性阻抗Z要与设备、天线相匹配。
插入损耗和带外衰减
插入损耗表征信号通过多工器后的功率损失程度,插入损耗指标越低,表明信号通过多工器损失的能量越少。对于10kW功率等级的调频多工器,工作频点中心频率的插入损耗应小于0.30dB,换算成效率值为93.3%,即会有6.7%的能量损耗在多工器上。而如果插入损耗可以达到0.20dB以下,效率值将会提升到95.5%以上。
带外衰减表征多工器对发射机带外杂波的抑制能力,带外衰减越大,对杂波的抑制能力越强,同时还能降低调频发射机产生高阶互调干扰信号的可能性。目前,大功率调频多工器一般采用3腔带通滤波器,工作频点中心频率±2MHz衰减要求大于25dB,中心频率±4MHz衰减要求大于40dB。
当户户通三代机出现后,对馈线开始有所要求,如果使用了质量比较差的馈线,经过一段时间的线路老化,可能会出现少台现象,这是因为,部分高频点在通过质量差的馈线后,衰减比较大,导致丢台现象。明显的例子,有时会碰到用户反馈三代机信号很好,但搜不到中央3、中央5、中央6、中央8等11个频道,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中九转发器12100一组信号通过馈线时衰减造成,12100频率是高频,更容易衰减,所以对馈线要求比较高,当馈线老化,或者F头接口处生锈等原因,首先会影响这组频率。